创新资金专项|关于2025“创·在上海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征集通知 - 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服务
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,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,2025“创·在上海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14日正式启动,现面向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征集优秀项目,有关事项如下:
一、参赛流程
1.报名
(1)报名通道:海内外团队、企业可登录大赛官方网站(www.startup-sh.cn)统一注册报名,并选择参赛组别。
团队组:目前尚未成立企业,或企业成立时间在2025年1月1日以后,或有来沪创业意愿和具体落地规划的非本市企业,核心团队三人以上,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、开发或服务等业务,技术成果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,无知识产权纠纷;
初创企业组: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市注册的非上市公司,上年总收入小于3000万元(含),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、开发、生产或服务等业务,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;
成长企业组: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市注册的非上市公司,上年总收入大于3000万元、小于2亿元(含),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、开发、生产或服务等业务,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。
报名团队、企业在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,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,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,大赛官网是报名参赛的唯一渠道,其他报名渠道均无效。报名截止日期:2025年6月20日。
(2)赛道选择:本届大赛围绕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设置“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资源与环境和新能源汽车”七大行业赛道;围绕前沿技术、未来产业设置新赛道。请根据参赛项目特点精准选择赛道。
(3)资格确认:各初赛主办单位对报名系统内正式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,对符合参赛条件且提交报名材料完整的团队、企业确认参赛资格。参赛资格确认截止日期:2025年6月底。
(4)配套服务:“创业学堂”——赛事解读、宣讲,由各办赛机构组织实施。
2.初赛
(1)组织实施:各初赛主办单位自行举办。参赛者可以根据各初赛主办单位通知要求参赛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全市参赛报名情况,确定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复赛/团队组半决赛名额方案,各初赛主办单位依此名额择优推荐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复核并确认晋级名单,如不符合将取消晋级资格,并不再递补名额。
(2)实施时间:2025年7月底。
(3)配套服务:“创业学堂”——BP撰写辅导工作坊,由各办赛机构组织实施。
3.复赛
(1)组织实施:复赛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,仅安排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。复赛分行业,按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组,采用“8分钟PPT汇报+7分钟问答”现场路演方式进行。共评选出不超过600个项目,授予“优秀奖”,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获奖比例原则上按2:1分配。
(2)晋级名额:根据参赛行业,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择优遴选共计300个项目晋级半决赛。
(3)实施时间:2025年9月中旬。
(4)配套服务: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“创孵学院”——邀请知名人士,围绕前沿技术、未来产业爆发点设置赋能类“大讲堂”课程;“梦想沙龙”——与国际国内大企业合作,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服务,及投融资对接活动。
4.半决赛
(1)组织实施:半决赛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,不区分行业,按团队组、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组,采用“8分钟PPT汇报+7分钟问答”现场路演方式进行。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原则上按2:1分配,共评选出150个项目授予“企业优胜奖”;团队组由初赛晋级200项,共评选出100个项目授予“团队优胜奖”。
(2)晋级名额:择优遴选共计5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,其中团队组20项、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合计30项。
(3)实施时间:完成时间:2025年10月中旬
(4)配套服务:组委会办公室将组织“创·加速营”——集行业技术探讨、决赛现场路演技能培训、经验分享、多资源赋能对接于一体的全方位加速体系,帮助大赛优胜企业和团队提升综合竞争力。
5.总决赛
(1)组织实施: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,不区分行业,按团队组、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组,采用“8分钟PPT汇报+7分钟问答”现场路演方式进行。
(2)实施时间:2025年11月中旬
(3)奖项分配:晋级总决赛的50个项目决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其中一等奖团队组2个、初创企业组2个、成长企业组1个,合计5个;二等奖按上序排列分别是6个、6个、3个,合计15个;三等奖按上序排列分别是12个、12个、6个,合计30个。
其中一等奖获奖团队或企业中创新能力突出、具备高成长性的,且经专家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,将授予组委会特别大奖。
(4)配套服务:“未来之星·创始人训练营”——通过“思维导向课程-走进科创-科创私董会”三维一体模式,培养一批既具备高效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,又能充分认识科创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创企业家,为上海科创企业提质增速培养领军管理人才。
二、政策支持
1.符合条件的可获得“上海市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”立项支持。按“优秀奖”、“优胜奖”、三等奖、二等奖、一等奖、组委会特别大奖不同级别支持,项目晋级就高支持,且不重复支持。
其中,团队组立项支持资格自获奖后可保留2年,期间在本市注册成立企业并获得500万及以上天使轮融资,可予以立项支持。
2.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可优先获上海市科委各科研计划专项支持。
3.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可获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优先通道;获得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优先通道;项目所在企业可获得高企认定优先通道;项目所在企业下一年度申报科技小巨人工程,可直接获得第二轮评审入围资格。
4.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可优先获得大学生基金会雏鹰计划支持。
5.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所在团队及企业核心团队,可纳入科技人才类落沪政策优先通道。
6.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可获得大赛合作银行专属权益支持;可获得科创助力贷、科技履约贷绿色通道。可优先推荐对接100余家头部投资机构创投服务。推荐参与在浦江创新论坛、上海科技节、进博会、工博会等重要活动上的展示与对接。
政策来源:上海科委